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玉米价格最新行情2023走势_玉米价格最新行情
tamoadmin 2024-10-19 人已围观
简介截至2020年,玉米价格的平均值为2043元/吨。据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全国玉米价格均价为2043元/吨,玉米价格仍旧维持上涨趋势,东北局地上涨、整体企稳,其中江西、天津、上海涨幅较为明显,价格上涨幅度为15-25元/吨,目前全国玉米价格最高的省市是云南,价格为2385元/吨。市场玉米供应偏紧局面难改,临储拍卖尚未开启,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将继续上涨。后期需持续关注临储拍卖等各传闻的真实性以及进
截至2020年,玉米价格的平均值为2043元/吨。
据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全国玉米价格均价为2043元/吨,玉米价格仍旧维持上涨趋势,东北局地上涨、整体企稳,其中江西、天津、上海涨幅较为明显,价格上涨幅度为15-25元/吨,
目前全国玉米价格最高的省市是云南,价格为2385元/吨。市场玉米供应偏紧局面难改,临储拍卖尚未开启,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将继续上涨。后期需持续关注临储拍卖等各传闻的真实性以及进口玉米情况。
玉米价格的上涨原因有多种,有国内因素的影响,也有进口因素的影响,不过仔细分析近一周或者十天内的玉米价格,会发现前段时间玉米上涨幅度较大的区域,目前的上涨势头正在放缓。
注意事项:
1、目前一些玉米淀粉深加工企业,虽然已复工,但是据了解,生产的玉米淀粉处于亏损状态,而在这种情况下,深加工企业也不会继续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
2、从养殖业来说,近期的猪肉价格处于下跌趋势,另外除了猪肉外,鸡、鸭等常见的家禽价格,价格方面也是回落,在这种情况下,饲料的价格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玉米价格的回落。
我觉得现在小麦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囤粮主体不得不亏损被动出货。首先,到了现在这个时间节点,需要去库存为新粮的收购工作腾库,其次,部分贸易商面临还贷的资金压力。这也是2~3月份小麦下跌幅度加深的主要原因。
小麦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一、消费寡淡,年后面粉走货不及预期,下游走货迟缓,面粉、麸皮行情大幅下调,限制了制粉企业补库原粮的积极性 所以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小麦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
其二、托市小麦拍卖不断,每周(10+4)万吨的规模,而地方性粮库也加大了轮换的节奏,市场原料供应充足,基层仍有部分余粮
其三、去年小麦产量提升,产量提升对价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贸易商以及粮库入库规模充足,由于口罩问题影响,面粉需求长期萎靡,近期,部分持粮主体资金压力陡增,认亏走货现象增多
其四、制粉企业盈利堪忧,大厂砸行,中小面粉厂跟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其五、进口小麦规模不断增加,现货市场进一步承压!所以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小麦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小麦的价格下跌对市场的影响其一、对于存粮待涨的贸易商来说,目前的行情也不太友好。比如,某贸易商在2022年6月份按照每吨3060元的价格收进并存储小麦,加上资金成本、仓储、损耗等费用,到今年3月份,小麦在库综合成本不低于每吨3240元,而要送到附近加工企业,运费和磅损还要再加最少30元。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按照每吨2920元的挂牌价收购,则送粮的贸易商吨亏损达350元。
其二、加工企业尽管可以通过下调小麦收购价来降低生产成本,但依旧面临一些问题。以华北地区某普通中型制粉企业为例,按照当前市场上30粉每吨3400元、麸皮1960元及其他所生产的各类型面粉价格测算,该粉厂加工1吨面粉要亏损约110元。对于部分领先型企业及专用粉企业来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其三、对于国有储备系统来说,由于储备轮换自负盈亏,不断下行的现货行情也让轮换难度加大。一方面,下游消费不畅导致小麦下跌,会减缓储备小麦轮出效率,为按期完成轮出任务,随行就市下调轮出价格成为必要选项,而此举又会带动市场产生进一步的负反馈。另一方面,为确保后期小麦轮入的数量、等级和价格,一些国有储备系统会和当地企业签订双向购销协议,双方约定当前轮出和后期轮入之间的价差,企业在新麦上市后按协议约定向国储库提供新小麦作为轮入。但在当前陈小麦价格已经低于去年新麦开秤价格的背景下,如果今年新粮上市后,农户还和去年一样惜售,相关国有储备库和承担轮入任务的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履约风险。
长期来看价格回升空间小其一、市场供应层面,根据去年小麦产量、商品量和收购情况,扣减预估的制粉消费和饲用消费,粗略估算当前社会面可供销售的余粮在2200万吨至2500万吨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可供投放的托市小麦、正在开展的轮换小麦。小麦进口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据海关数据,1月至2月共进口小麦302万吨,同比增加38%。在今年接新之前,国内主产区的小麦依旧保持充裕态势。
其二、消费层面,从当前到新麦上市,小麦食用消费或呈现存量萎缩、增量缺乏的态势,反映在市场上,则是制粉企业开机率维持较低水平。小麦的饲用消费或渐有起色,这主要得益于小麦和玉米间价差正逐步收窄。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所需的玉米价格相对坚挺,预计在新麦上市前,华北地区品质较好的饲用玉米不会低于每吨2760元,如果后期小麦价格落入每吨2860元以内,两者间不高于100元的价差或将打开小麦的替代窗口。此外,豆粕价格是否继续下跌,也会影响到小麦的替代进程。
小贴士:建议手中还有存粮的农户,存粮应出尽出,后期随着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增多,粮食保管难度加大,受潮变质的风险提升,继续留存意义不大;基层粮点、中小贸易商可以利用购销灵活、扎根一线的优势,通过先锁定上家,再寻找下家的方式开展短平快式的贸易;去年通过第三方资金收购小麦的企业,如果存量还较多,建议合理有序出粮,毕竟距离新麦上市只有不足2个月的时间,同时也可以考虑走访销区省份,利用区域间价差来减轻损失 ,加工企业的关注重点应转向下游的面粉、麸皮等产成品销售和贸易渠道拓展,同时加强库存管理、维持现金流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