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6月份杭州天气预报_6月份杭州天气
tamoadmin 2024-07-19 人已围观
简介1.南昌与杭州的气候比较2.6月份杭州有什么病虫害3.浙江杭州各季节的天气如何 需要穿什么厚度的衣服4.杭州梅雨季节是几月份问题一:杭州的气候、环境怎么样 杭州夏季漫长从5、6、7、8、9、10月共有5个半月的湿热天气。冬季同样漫长11、12、1、2、3、共有5个月阴冷的日子,且没有暖气。春季一般只有半个月或者几乎没有直接从冬季跨越到夏季。秋季是杭州也是整个中国最好的季节,较短,也就1个月的时间
1.南昌与杭州的气候比较
2.6月份杭州有什么病虫害
3.浙江杭州各季节的天气如何 需要穿什么厚度的衣服
4.杭州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问题一:杭州的气候、环境怎么样 杭州夏季漫长从5、6、7、8、9、10月共有5个半月的湿热天气。冬季同样漫长11、12、1、2、3、共有5个月阴冷的日子,且没有暖气。春季一般只有半个月或者几乎没有直接从冬季跨越到夏季。秋季是杭州也是整个中国最好的季节,较短,也就1个月的时间。 总之杭州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时间也就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1个月的秋季,这也是为什么“西博会”要在这段时间召开的原因。而杭州的环境方面,污染日益加重,交通堵塞,杭州现不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问题二:杭州一年四季的天气怎么样 20分 杭州冬天不算太冷,夏天挺热的,春秋很适宜
问题三:浙江杭州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你好,
1,杭州,03月12日 星期日,中雨,7~17℃
2,3月13日 星期一
,中雨,7~11℃
3,3月14日 星期二
,阴,5~12℃
问题四:杭州环境好吗 最近几年空气质量堪忧
问题五:马上就要去杭州了,杭州天气怎么样? 楼上瞎说!!!
杭州今天最高31度,最低25度,现在还有30度,但晚上台风要来会下雨到周一都会下雨,气温在25度左右。
问题六:请问杭州现在的天气如何,当地人回答谢谢! 现在杭州是冬天,白天最高10-15度左右
问题七:杭州环境怎么样 杭州绿化比较好,比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好多了,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现在地铁也开通了,地铁人也没有北京上海那么多,交通各方面都比较方便的。提供的便民服务也比较多:免费领取纸巾,自行车服务等,另外,杭州公厕位置设计合理,比较密集。
问题八:杭州一年四季天气怎样? 在杭州呆了6年,,杭州气候如下:
1春天较短,每年3 、4月最舒服,5月开始热起来,但接着一般会有20天左右的梅雨期(几乎是天天下雨),梅雨季节结束一般在6月中下旬,紧接着热起来,最热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一般35度以上高温会有一个月左右,这时候雨水少,偶尔有雷阵雨,杭州的秋天更短,一般10月还是穿短袖,紧接着冷起来,11月份,可能从一件短工直接过渡到3件衣服,接着12月就是冬天了,杭州的冬天不是很冷,一般最低零下2、3度的样子,有时候也会有零下6、7度,不过很少,最多两三天。冬天会降雪,一般都不太大。
7、8、9三个月为台风多发期,但这几年,几乎没有什么台风。
问题九:杭州的生活环境如何? 给你简单的列举一下杭州近年来去得的一些成绩把。
2001年10月联合国人居奖
2001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1年2月到4月百姓最具安全感
2002年10月,杭州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2004年4月上旬,全国“报警与监控工作示范城市”。
2004年4月,居民幸福感最强
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2006年,杭州被“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授予当年“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2007年2月8日,杭州市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2007年2月14日,杭州市通过全国爱卫会专家组“全国卫生城市”复查,成功卫冕。
2007年3月16日,新华社《了望东方周刊》与知名学者、芝加哥大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合作的中国大城市幸福指数调查揭晓,杭州位列第一名。
2007年9月14日,首届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和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在香港公布。在661个被评价城市中,杭州在两个排行榜中都位居第五。
2007年9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WICE2007第二届中国会议旅游经济发展高峰会上,杭州市获2006年度中国十佳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名。
2007年11月7日,杭州市获世界旅游联合会颁发的国际旅游金星奖,是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世界旅游联合会是欧洲各旅游协会的联络组织,成立于1967年,在欧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007年11月11日,上海市中国和谐发展课题组完成的中国30个省(区、直辖市)、41个城市和谐发展指数正式公布,杭州市位列城市第三名。
2007年12月28日,杭州市被国家爱卫会确定为全国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城市
2007年,杭州获“国际旅游联合会”颁给的“国际旅游金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城市。
2008年,杭州在《了望东方周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一。这是自2004起,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9中国十大最有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杭州以“山光水色的人间天堂”的评价名列幸福感城市第一位。
西湖风景名胜区是离杭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仅有10分钟路程。
杭州交通还算可以,公交车换乘方便,而且还有重大的法宝――公共自行车,1小时以内免费租用,城市各处联网通借通还,极其有效地缓解了交通问题。杭州地铁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相信建成后绝对能大幅度提高杭州的交通情况。
问题十:杭州的气候、环境怎么样 杭州夏季漫长从5、6、7、8、9、10月共有5个半月的湿热天气。冬季同样漫长11、12、1、2、3、共有5个月阴冷的日子,且没有暖气。春季一般只有半个月或者几乎没有直接从冬季跨越到夏季。秋季是杭州也是整个中国最好的季节,较短,也就1个月的时间。 总之杭州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时间也就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1个月的秋季,这也是为什么“西博会”要在这段时间召开的原因。而杭州的环境方面,污染日益加重,交通堵塞,杭州现不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南昌与杭州的气候比较
通常每年六月上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
梅雨指春夏之交冷热空气交锋而成之锋面雨,即每年5月至6月之间中国大陆南方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四川盆地东部)和江淮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梅雨季节过后,华中、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高气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并且由于长期下雨,导致衣物、食品等容易发霉,因此梅雨又有一个别名:“霉雨”。不过,世界上其他与上述地区同纬度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华北地区虽同样位于梅雨锋面带,但梅雨季时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纵使该段期间,其所造成的影响亦同样明显。
扩展资料
梅雨开始的日子称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台湾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日本本土大约在6月上旬入梅,7月中下旬出梅。但具体时间各地有所差异,高纬度的地区,如日本东北,出梅日和第一道锋面报到的入秋日往往只差几天。
又称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倒黄梅”,是由于雨带重新南压所致。最多可长达10天左右。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台湾在2015年八月底到九月初,亦发生重梅现象,紧接着入秋第一道锋面报到。2016年更在秋台来临前发生史上最晚的九月重梅。
百度百科-梅雨季节
6月份杭州有什么病虫害
南昌气候概况
一、地理位置
南昌,位于江西中北部,东径约115°27’~116°35’北纬约28°10’~29°11’之间;其中,市区位于北纬28°35’~28°55’,东径115°38’~116°03’之间。处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地势平坦,湖泊星罗密布,全市平原面积2651.79平均公里,占总面积的35.8%;水系面积2146.04平方公里,占29.0%;全市西北以岗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87.2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丘陵面积879.62平方公里,占11.9%;岗地面积1637.7平方公里,占22.1%。
在全市总面积中,除水域面积外,占总面积70%的陆地,绝大部分已得到开发。其中:耕地面积402万亩,占总面积的36.24%;园地6.9万亩,占0.62%;林地160万亩,占14.41%;城乡居民及用工工矿用地66.7万亩,占6.01%;交通用地45万亩,占4.07%。五项合计,共占全市总面积的61.35%。
二、气候概况
1、南昌气候特点
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气温南昌地区(下同)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气温在17.1~17.8℃之间,≥0℃积温6256~6530℃。气温变幅大,盛夏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隆冬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
降水南昌雨水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匀,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年际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最大的可达1倍以上,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达2356毫米,最少的1963年仅1046毫米。
日照南昌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772~1845小时,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对农业生产有利。
太阳辐射南昌为太阳辐射观测二级站,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1986~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1992~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
风南昌市地处季风气候区,濒临鄱阳湖,风能较丰富。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南昌、新建、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风力较大,属风能可利用区;安义不临鄱阳湖,除特殊地形外,风力较小,无利用价值。
2、季节特征根据气候学划分季节标准和历史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地区有春、秋季短,夏、冬季长的特点。虽然四季长短不同,但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三、南昌灾害性天气
1、雨涝南昌市雨季一般从4月初开始,至7月初结束,持续3个月左右。但不同年份雨季长短和降水量差异很大,雨季最短的1987年仅67天,最长的1998年达119天,相差52天。雨季降水量最多的1954年达1755毫米,最少的1990年仅449毫米,相差1306毫米。根据1951~2003年雨季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市发生严重雨涝8年(1954、1962、13、1983、1995、1998、1999、2003年),一般雨涝8年(1952、1955、1969、10、15、17、1989、1993年)。除1961、1990年等少数年份外,几乎每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雨涝灾害。
2、干旱干旱是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严重干旱还会造成江河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南昌市夏秋季出现伏秋干旱较频繁,春旱和冬旱比较少见。根据1951~2003年伏秋期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市发生严重干旱7年(1958、1963、1966、14、16、1992、2003年),一般干旱16年,一般干旱和严重干旱发生频率为43%。
3、春寒3月中旬至4月中旬冷暖气团交替影响江南,此时正值早稻、棉花、蔬菜等春季作物播种育苗的重要季节。根据南昌1951~2003年气象资料统计,“春寒”发生频率为60%,其中重度“春寒”40%,有的年份还多次出现,如1987年最多出现5次,另有10年各出现2次。“春寒”对南昌地区早稻播种育秧和棉花、蔬菜播种育苗影响频繁,危害较大。
4、小满寒出现在春末夏初(小满节气前后)的低温冷害。发生时段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早稻幼穗分化阶段,“小满寒”出现会使幼穗分化受阻,造成短穗,小穗或小粒,使产量降低。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南昌1951~2003年中出现“小满寒”的年份只有7年(1959、15、18、、1987、1990和1993年),发生频率为13.2%,其中达到重度危害标准的仅一年(1990年)。因此,“小满寒”在南昌发生频率不高,影响不大。
5、寒露风发生时段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寒露节气前后)。轻度“寒露风”多出现在9月上半月,仅对双季晚稻早熟品种抽穗扬花有影响。重度“寒露风”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仅影响双季晚稻中、迟熟品种抽穗扬花,而且会使灌浆结实受阻,造成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根据南昌1951~2003年气象资料统计,“寒露风”发生频率为52.8%,约2年1遇。其中重度“寒露风”发生频率为28.3%,约4年1遇。因此,“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的影响不可低估。
6、霜冻南昌霜冻最早出现在10月份,最晚结束在次年4月份。年平均霜日数为18.9~29.2天,南昌最少,安义最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55.7~276.2天,安义最短,进贤最长。全年以12月和次年1月霜日最多。初霜使晚秋作物停止生长,终霜则会影响早春作物生长发育甚至发生冻害。
7、冰冻冬季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往往带来降雪和冰冻天气,使油菜、蔬菜和柑桔等果树遭受冻害。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南昌地区年平均降雪日数8~10天,积雪日数4~5天,最大积雪深度20~40厘米。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冰冻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最低气温一般为0℃~-3℃,-5℃以下低温仅1~2天,个别年份可达-7℃~-9℃,-10℃以下低温极为罕见。结合越冬作物冻害指标分析,油菜、柑桔等作物有时会受到冻害影响。如1991年冬季南昌受强冷空气影响,极端最低在-9℃以下,其中最低达-12.1℃,造成柑桔严重受冻,部分桔树被冻死,对柑桔产量影响很大。从冻害地域分布来看,安义相对较多、较重,新建、南昌、进贤较少、较轻。
8、热害雨季结束后,受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昌常出现连续晴热天气。当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并且持续5天以上,便会出现高温热害。高温酷暑不但危害人们生命健康,而且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持续高温导致早稻成熟期提前,造成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根据灾害指标和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南昌早稻高温逼熟发生频率为22.6%,大约4年1遇,其中达到重度危害的有4年(11、18、1988和2003年),发生频率为7.5%。轻度发生的有21年,频率为40%。没有出现高温热害只有8年,约占15%。因此,酷热期间取防暑降温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9、风灾风力达8级(相当风速17.2~20.7米/秒)以上称大风。大风不仅影响交通安全,也会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南昌地区有冷空气大风和雷雨大风两种,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6~12.4天,南昌最多,安义最少。虽然出现机率不高,但危害不可轻视。
10、雹灾冰雹属强对流天气,虽然发生机率小,持续时间短,但破坏性很大,对人们生命财产和农作物危害严重。根据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南昌地区年平均出现冰雹日数只有0.2~0.3天,约3~5年出现1次,多发生在3、4月份。新建县的石岗、西山一带发生较多。
11、雷击南昌地区是雷电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50~60天,全年各月均会发生雷暴,但最多出现时段是3~9月份。据省防雷中心不完全统计,1998~2002年,南昌地区共发生雷击灾害50起,其中1998年最多达15起,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有的还造成了人员伤亡。
杭州
杭州的气候特点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
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 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桐庐、富阳以北,萧山、余杭及市区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春(3~4月)、秋(9~10月)两季为过渡季节,日射和日照量居中,相比之下,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各值比秋季要小。只有天目山顶部例外,除7、8两月,冬季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多,11月~次年1月各月日照百分率均超过50%。
二、气温
(一)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全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全市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温比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 ℃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代表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二 )山地气温直减率。山区气温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但受地形、坡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在中山地带气温直减率(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的下降值)一般是低层大于高层,南坡大于北坡,夏秋季大于冬春季。但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受水体调节,气温直减率变化较为复杂。另外,山间盆地冬半年冷空气容易下沉积聚,晴夜辐射冷却作用又十分强烈,常形成“冷湖”和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现象。天目山南侧全年逆温的出现频率达67%左右。按高度不同,大致可分为两个逆温层:第一层,海拔150~500米,平均强度大于0.7℃/100米;第二层,海拔800~1100米,平均强度约0.3℃/100米。
(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建德和临安昌化为全市两个高温中心,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2.9℃(11年7月31日)和41.9℃(1966年8月6日),同期,钱塘江两岸海滨平原气温较低,月平均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高气温为38℃左右。杭州市区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2.1℃(1930年8月10 日)。西北部临安昌化是全市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1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1.3℃。但极端最低气温却常出现在南下冷空气能够长驱直入的东北部平原,17年1月5日,萧山有-15.0℃的低温记录,比西北部低丘谷地还低近2℃。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9℃和—8.0℃,是全市冬季最暖和区域。天目山顶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也仅30.6℃;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6.1℃,极端最低气温-20.2℃(1967年1月16日),均为全市最低。杭州市区1951—198 5年出现的最低气温为-9.6℃(1969年2月6日)。
(四)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杭州市平均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23.8~24.9℃。北、中部平原区年较差较大,在24.5℃以上;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及梅城盆地年较差较小,一般不超过24.0℃。年平均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7. 9~11.0℃。此值山垄谷地较大,临安昌化达11.0℃;低丘谷地一般,为9.0~ 10.0℃;东北部平原地区较小,8.0℃左右。全年,各月平均日较差值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山区的平均年、日较差通常较小,天目山顶部分别为22.5℃和7.3℃,属全市最小。
(五)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杭州市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出现在3月中旬前后,无霜期一般为230~260天。富阳以北的谷地冷空气容易侵入,初、终霜日比其南部地区分别提早5~10天和推迟10~15天,无霜期也相应缩短20天左右。特别是北部临安昌化的河谷山垄地带,冷空气的平流冷却作用和地表夜间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又易于叠加,初霜日早而终霜日迟,无霜期较短,仅为232天左右。南部新安江水库附近的建德、淳安初霜日最迟,终霜日最早,无霜期可达254~263天。全市有霜日数各地一般为23~26天,北部河谷平原多于滨海平原,滨海平原又多于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山区全年气温较低,初霜日提早和终霜日推迟。天目山顶部初霜日平均为11月1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日平均仅209天左右。
(六)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和积温。杭州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初和11月中下旬,持续日数230~250天;≥10℃积温4700~5700℃。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河谷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0~25日,持续日数240天以上,≥10℃积温5300~5700℃ ,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好地区;中部河谷平原和东北部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5~31日,持续日数235~240天,≥10℃积温5000~ 5300℃。西部低丘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底至4月初,持续日数230~235天,≥10℃积温4700~5000℃;西北、西南部中低山区≥10℃初、终日的平均日期分别出现在 4月3日以后和11月11日以前,持续日数少于230天,≥10℃积温不足4700℃,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差地区。
三、降水
(一)平均降水量和雨日。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杭州市全年有两个雨季和一个多雨时段。第一个雨季自5月初前后开始,6月底至7月上旬结束,俗称梅汛期,多由极锋(梅雨锋)北移,雨带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停滞而产生。该时段内,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现,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25~31%。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西北部山区,平均都在500毫米以上。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底到9月底,因受台风或极锋南移影响所致,俗称台风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8—13%。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北部平原。天目山东侧为台风暴雨的频发中心,平均在200毫米以上。此外,3~4月为一多雨时段,称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13~23%。7、8月和10月至次年2月为两个相对干季。前一干季为盛夏伏旱期,即夏干期,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风极盛,高温少雨,除西北部天目山区和中部昱岭山区平均降水量超过35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50~300毫米,东北部平原沿钱塘江河谷到新安江水库区降水量最少,平均在250毫米以下,后一干季为冬干期,因受蒙古南下的极地大陆干冷气团影响,连续五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仅300~400毫米,占年总量的20~27%。
(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降水相对变率。杭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 量的相对变率(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各年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为12~17%。其中临安、淳安、建德西部和西南部、萧山东部多在15%以上,其它地区为12~15%。全年各月的相对变率以3~6月最小,为25~35%,说明春雨量和梅雨量相对稳定,而常年3~6月降水量为年降水总量的一半,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和湿害。7、8两月降水较少,相对变率较前期有所增加(35~50%),故易出现伏旱,只在台风降水和9月秋雨影响下,旱情才得以缓和或解除。10月至次年2月冬干期,降水多寡悬殊,相对变率最大(50~80%),常出现“燥冬”或“烂冬”年份。
(四)暴雨日的分布。除冬季外,杭州市各地都可能出现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年平均2~5天。6月为最多,9月次之。暴雨日的地域分布,以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为最少,年平均2天左右;中部和南部的低丘谷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3~4天;山区最多,年平均都在4天以上,几个暴雨中心均达到或超过5天。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各地年平均少于2天。其中,东北部平原区和新安江水库区在0.5天以下。日最大降水量,梅汛期西部山区可达200毫米上;台风秋雨期有超过300~400毫米的特大暴雨,每每出现在天目山东侧和东部平原。
四、蒸发和湿度
(一)蒸发量。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的建德、淳安达1350毫米以上,天目山南侧的临安镇在1150毫米以下。全年蒸发量季变特点明显。全年以夏季(6~8月)为最大,盛夏7、8两月晴热少雨,月平均蒸发量高达170~230毫米。春(3~5月)、秋(9~11月)两季次之,平均月蒸发量75~150毫米。冬季(12月~次年2月)为最小,1月的月平均蒸发量一般不超过50毫米。
(二)相对湿度。杭州市年相对平均湿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5~85%,大致上北部大于南部。萧山、余杭、临安和富阳夏秋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80%左右,淳安、建德和桐庐等地大多低于80%。全年相对湿度以梅汛期(6月)为最大,月平均湿度在80%以上,以冬干期(1月)为最小,一般月平均不超过78%。天目山顶部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为明显,7、8两月高达90%左右,为全市最大;12、1两月低于65%,为全市最小。
说点生活体验到的。
结合实际一点。。。就拿今年来说,杭州6,7,8月份的温度在34-39度之间,以晴天为主,今年雨水很少。其中8月份最热的时候达到43度左右。现在杭州的温度(10,11月份)比往年都要高一些。杭州的冬天最低温度零下4度左右。属于湿冷的状态。。
浙江杭州各季节的天气如何 需要穿什么厚度的衣服
6月已逐渐进入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各种蔬菜病虫害发生,容易造成严重危害。杭州市主要应做好以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虫害:
继续抓好蚜虫(包括花卉、苗木)、蓟马、小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螨类、猿叶虫、菜用玉米上的第二代玉米螟和在豇豆花期豆野螟的防治工作。注意对瓜类蔬菜的瓜绢螟,叶菜类蔬菜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的防治工作
瓜绢螟:7月进入发生始盛期,对夏黄瓜、丝瓜等作物应注意虫情调查,适期用药防治。
防治方法:及时清理瓜地和摘除卷叶,药剂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
夜蛾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是一种喜温性的害虫,7月下旬将进入发生始盛期。
防治方法:
1、提倡人工灭杀:根据该虫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和初孵幼虫群集取食的特点,农事操作中摘除卵块和幼虫群集叶片,可大大降低虫口密度。
2、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虫。
3、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期施药,药剂可选用10亿PIB奥绿1号悬浮剂500-600倍、杜邦安打3000-4000倍液、20%米满1500倍液、10%除尽1000倍液、1%力虫晶乳油3000倍液、5%抑太保1500倍液、0.6%蛾尽乳油1500倍液等喷雾。
二、病害:
除继续抓好对炭疽病、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锈病、根腐病、玉米大、小斑病等的防治工作外,还应重点做好病、软腐病、蔓枯病、炭疽病等病害的预防工作。
病:病主要为害南瓜、葫芦、黄瓜、丝瓜,苦瓜等瓜类和豇豆、四季豆、扁豆、大豆等豆类蔬菜及花卉苗木。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若干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粉斑,表面上好象散上一层(分生孢子),最后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病叶枯黄,病斑上散生小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一般基部叶片先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据本站最近调查,目前大棚内黄瓜、葫芦等病已发生。特别是我市已进入梅讯期,降水日趋频繁且强度加大,田间尤其大棚内湿度高,这种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极有利于病的发生与流行。
防治:农业防治措施:基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通风、降湿等。药剂防治技术:应在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不高于2000倍液)、15%酮(在瓜类上慎用)1500倍、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4%朵麦可水乳剂1500-2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不高于1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40%信生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等喷雾,每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软腐病:从包心期开始发病,菜株外叶呈萎蔫状,组织腐烂,有臭味。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在病穴及四周撒少许生石灰,并用72%农用链霉素250ppm或90%新植霉素200ppm或5%菌毒清500倍或2%猛克菌750倍液等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蔓枯病:主要为害瓜果类蔬菜,一般始发于节部,常造成茎蔓纵裂、流胶。发病初期可选用75%达科宁(百菌清)WP500-600倍液、10%世高WDG1500倍液喷雾防治。茎蔓发病部位还可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涂抹处理。
炭疽病:主要为害辣椒、瓜类、豆类作物,发病初期可选用2%保鲜克(咪酰胺)1000倍液、80%炭疽福美WP 800倍、40%炭疽福美WP400倍、50%福美双WP500倍、25%炭特灵WP500倍、75%百菌清WP700倍、80%新万生WP600-800倍液等药剂防治。隔7-10天一次,视病情连防2-3次。
杭州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春天一般要5月才会热起来(20到30多度),夏天一般从6月持续到9月份(看秋老虎的情形),秋天蛮短的(10.11月),冬天就是12月中旬1月要穿一下羽绒服(但是有棉大衣也还是可以的)杭州天气还好,就是像现在夏天有点难熬(7.8月都35度以上)最后祝你好运!
杭州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扩展资料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3.5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48.46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杭州市常住人口1193.60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