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预言地震四大城市只剩一个_预言地震四大城市只剩一个合肥

tamoadmin 2024-09-18 人已围观

简介1.最近谣言李四光预言福建地震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预言四大地震带”的说法,大概这样的:“李四光先生预测了四大地震带,其中三条都已经发生了震,其中包括唐山大地震等,而第四条就在XXX处。”这里的XX处,一般都是说话人的所在地了。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又开始流传起来了。诚然,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加强预警机制这是人们抗灾救灾做好心理准备的必然条件和应当取的必要措施。但是

1.最近谣言李四光预言福建地震

预言地震四大城市只剩一个_预言地震四大城市只剩一个合肥

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预言四大地震带”的说法,大概这样的:“李四光先生预测了四大地震带,其中三条都已经发生了震,其中包括唐山大地震等,而第四条就在XXX处。”这里的XX处,一般都是说话人的所在地了。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又开始流传起来了。诚然,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加强预警机制这是人们抗灾救灾做好心理准备的必然条件和应当取的必要措施。但是,关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的消息,仔细观察起来并非像帖子传的那样神乎其神。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李四光的理论及其本人,曾经多次成功预测过地震,但却没有发现科学文献记载李四光具体预测了四大地震。

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

本所的前身地震地质大队是由李四光部长亲自组建的。我作为一名建所初期来所工作的老同志,与李四光部长有过多次接触。他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在建所四十周年之际,我不禁缅怀起这位我们所的缔造者和他对地震工作的贡献。

一、地震地质

1965年1月19日,李四光在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同志的谈话中提出地震地质工作是否应取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要摸清这些断裂带中哪几点或哪几段现今还在活动;

第二,确定这些断裂带的伸展地区、方向和范围;

第三,参考历史地震资料,看是否沿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地震特别多而且强烈;

第四,围绕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进行精密大地测量和微量位移测量,并设置地震观测网,进行微观的、宏观的地震观测工作;

第五,对上述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现今地应力分布的情况和活动方式,从而明确它们和当地地震的关系,并确定震源的所在和它们分布的范围。这样,就有可能进一步推测今后地震发展的趋势。

李四光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构造体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地震地质的研究,从而演义了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故事。

二、中长期地震预测

李四光先生在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果然在1967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6.3级地震;紧接着,它指示地震地质大队立即去山东建立压磁地应力站,当在济南市西南方向的长清建立了压磁地应力站后向他汇报时,他说我是让你们马上去郯庐断裂带建立压磁地应力站,这个断裂带要出问题。于是地震地质大队立即到山东省境内郯庐断裂带上的安丘建立了压磁地应力站。果不其然,1969年渤海7.4级和1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东北延伸部位上。

上世纪60年代末,李四光唯一的外孙女周宗平被他安排在地震地质大队工作、学习,我们就请她去问她的姥爷,为什么邢台震后他提出要注意河间沧州,河间震后又立即提出要注意郯庐断裂带?具体是怎么分析判断的?她问李四光之后带给我们一句话:让他们看我的书(指《地质力学概论》),都写在书里了。

1966年组建地震地质大队,1967年他就派地震地质大队的华北三队到唐山、滦县一带开展地震地质工作,进行1:5万地震地质填图,他指出:“邢台、河间地震与北东向的构造有关。北京正处于隐蔽地区,可能东西向构造活动更重要些。东西带很深,范围很大,很强烈,震群可能延续长久,释放能量比较大。因此我们的工作应向滦县、迁安东西向构造地区做些观测,如果这里也在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16年唐山7.8级、滦县7.1级、宁河6.9级强震群正如他所分析的那样,在他预测10年后发生了!

1969年,李四光指出云南通海地震的危险性,并立即派地震地质大队西南区队组织分队奔赴通海开展地震地质工作,分队在10年1月4日到达通海西北30公里的峨山时,发生了10年1月5日通海7.7级地震。

通海地震后,他立即提出要注意川西的地震危险性,10年1月28日在与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专业队伍代表谈话时他说:“四川西部是危险区,现在我提心吊胆地工作,要赶快上去。”结果在10年2月24日就发生了四川大邑6.2级地震。

10年,他指示地震地质大队根据活动构造体系、活动性断裂带结合历史地震活动编制全国地震危险区分布图。当年,我们把编制的中国活动性构造体系、构造带上复中国地震危险区透明图向他汇报时,他问了一些地方:道孚在哪?彝良在哪?武都在哪?武威在哪?门源在哪?峨山在哪?

1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发生7.3级地震,炉霍位于道孚西北60公里,处于同一活动性断裂,此时军管组负责人王国亮提出:炉霍地震是不是与10年李四光问的地名道孚有关?14年5月11日云南大关北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分析预报室得知西南地区发生7级地震,但震中还未定出,我们全室人员都在分析震中在哪里?当时我提出在彝良。当地震目录报来时,震中离彝良很近,相距100公里。大家问我:“你怎么分析到这次地震在彝良?我说:“炉霍地震发生在炉霍活动性断裂带上,它往东南延伸就到了彝良大关一带,而彝良正是10年汇报时李四光问的第二个地名”。从此我们便明确了李四光问的地名就是他心中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地点。此后,16年8月松潘发生两个7.2级地震,震中距武都116公里;1981年1月道孚发生6.9级地震;年1月甘肃武威发生5.3级地震;1986年8月青海门源发生6.4级地震;1990年10月甘肃天祝发生6.2级地震,震中在武威东南100公里。

李四光于11年4月逝世。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用地震地质的分析方法,并落脚到中长期震中预测上,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地震中、长期预测。本文最后,以10年7月李四光在地震地质大队总部三河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极堪注意的事实是历史地震震中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与构造的展布是一致的。这条规律突出地证明:地震震中所在与某些构造带和与那些构造有密切联系的构造带是息息相依的;反过来,追踪彼此互相关联的活动构造带,对发现潜在的地震危险带,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近谣言李四光预言福建地震

地质学家李四光他老人家说有四个地方是地震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地方发生了地

震,就差合肥所在的地震带没有发生了,你们如何看待这一实质问题

安徽省和合肥市地震有关知识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

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

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

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

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

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

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

7.4级地震、1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

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合肥靠近这个地震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

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

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

合肥在地震带上吗

世界上的地震带主要有四类地震带(这不是李四光预测的,这是常识):环太平洋

地震带;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和板内裂谷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结果,Alps-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

的结果。这两条都是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一般震源较深。象唐山大地震就是发生在第

一条带上,日本整个位于这个地震带,天天有地震。象伊朗、云南的地震就是第二地震

带;第三条地震带是板块分离边缘,多位于洋中脊,但洛杉矶等加州大地震也位于这个

地震带(位于转换断层上);一般震源很浅,若震级很大时,破坏性极其严重。第四地

震带就是在板块内部发生的,一般位于大断裂带上,频度很低,震级较小。

传说中合肥位于地震带上就是第四类。其实,说法不准确。合肥只是靠近这个地震

带--郯城-庐江断裂带。这是一条大断裂。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

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有人认为这条断裂

在这南边穿过长江进入江西。象这次的瑞昌地震也应该位于这个带上。

所以,合肥不在地震带上,有20多公里的距离,尤其高新区的距离会超过30公里,

肯定比合肥东区安全。同时,在第四带发生的地震一般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虽然不

清楚郯城地震的震级,但肯定不是8级。

大蜀山是辉绿岩,确实是火山成因,具体的年龄是9Ma,很年轻,但九百万年的年龄

比人类历史还长很多。那是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但如下一次再产生火山,肯定

不会在同一地点。而且,就是在大蜀山,整个合肥市也要换地方。

安徽和合肥发生过地震吗

安徽省地震活动频度在华东地区属比较高的省份。

著名的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贯穿全省,1300年以来,发生4

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3次,6级以上地震4次。邻省破坏性地震对我省也构成重

大威胁,如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发生8.5级地震,就曾使我省江北大部分

地区遭到8度破坏,相当于发生一次6级~6.5级地震。

合肥位于华中地震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城区东侧。历史上山东郯

城81/2级、霍山61/4级强烈地震都曾波及我市,造成严重破坏。合肥境内也曾

发生过两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即1673年3月29日合肥城南发生5级地震,地

震时“声如雷,屋舍倾倒”(清史稿·灾异志)。1954年6月17日于合肥-六安

间发生51/4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损坏,浇好的水泥柱开裂,合肥邻近20多

个县市均有房屋倒塌,波及面达28万平方公里。

2005年7月21日寿县3.6级和11月26日江西九江5.7级破坏性地震均

波及合肥市,市域内普遍有感。据专家推测,2020年前合肥市存在发生5.5-6级

地震的背景。

(合肥市位于华中地震区,属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1996年和2006年,院

两次确定合肥市分别为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和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

一。2007年还被列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城市之一。)

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UERDI值,指数越高风险越大)

1.石家庄0.35

2.合肥0.25

3.西宁0.24

4.海口0.23

5.长沙0.22

6.南昌0.22

7.杭州0.21

8.乌鲁木齐0.19

9.成都0.18

10.郑州0.18

11.南京0.18

12.兰州0.17

13.福州0.16

14.哈尔滨0.16

15.太原0.16

16.西安0.15

17.银川0.14

18.济南0.14

19.贵阳0.13

20.南宁0.13

21.长春0.13

22.沈阳0.13

23.呼和浩特0.13

24.昆明0.11

25.广州0.11

26.武汉0.11

27.天津0.11

28.北京0.11

29.重庆0.10

30.上海0.10

福建地震局辟谣:

网上传言李四光曾预测要发生地震的4个地方现在巳有某3个地方都发生了,唯独剩下一个地方,就是福建,泉州可能在劫难逃。似这类地震谣传原本可置之不理,明眼人一看谣言并不高明,看似“高明”些,打着某专家的旗号作预报,传播小道消息。但偏有人要信,传之甚多、以讹传讹,危害极大。特别每当一次大地震发生后,这种传言渲染危害更大。年纪稍大的人都记得唐山大地震过后,八十年代初,也有一次谣传福建泉州要发生8级大地震的经历,那时害得华侨大学海外学生大批外逃避震,银行门前排长龙取款,一哄抢购方便食品等,造成社会波动、影响恶劣,更有甚者境外某些侨报推波助澜,头版大幅报导这一消息,登得也是所谓李四光预测×××发生8级大地震等等,一时沸沸扬扬说三道四,结果当年并没有发生大地震,何况至今都没有发生8级大地震。时过境迁,在今天全民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30年后再掀波澜,老调重弹,其危害依旧。今天我们国难当头,举国同哀。我们要众志成城、全身心抗震救灾,有理由可以不理这一些传言,把精力投身地震监测预报、抗震救灾中。然而,既是干扰就得排除,我们可以负责地说,大家不要听信这一类传言。

地震预报是一个至今仍未过关的科学难题,要确切预报从科学意义上讲不仅没有实质上的突破,而且预报水平也很低,尽管公认中国还是世界领先,我们还在探索之中。李四光先生是地质力学的奠基人,身前为地震预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对预报阶段地点的准确判断从来是一大科学难题,地震究竞在哪里发生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依然有困难。更何况传言说得有榜有眼8级地震就在福建、在泉州,这能信吗?400多年前泉州海外有过大地震是史实,然而要说未来地震会在泉州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退一步讲地震成因复杂且不说,专业队伍的预报方法也还不过硬,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难以保证预报的成功性和准确性。更何况什么“李四光预言…”说得神乎其神,30多年前就演绎过一回了,今天看来也不新鲜,在福建已见怪不怪了。每有大地震后都来说一次,什么应验了,什么在劫难逃…。当然,对此类地震传言的分辨,也是对我们民众心理、思想素质、科学素养的考验。坦诚地说,面对汶川大地震我们痛心悲伤,可一句句为“中国,加油!”使我们群情振奋,为了汶川灾区重建我们要用心捐助、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充满信心共度难关、战胜困难才是应有的体现。在这里,利用这个机会我也向网友交心,同是晋江人,难道我会不关心泉州吗?我尤其关注福建地震,福建是我可爱的家乡,泉州是我可亲的故乡,尽管它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又与台湾隔海相望,时而还受台湾大地震的波及影响。作为地震战线的老兵,我目睹了30多年来福建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省、市各级领导重视下,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开展预测地震,认识地震、积累资料、台网数字化改造、开展地震监测预报,也同全国地震人一样感受过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又承受了唐山大地震灭顶之灾的苦难,这是血的教训。居安思危!

今天,我们还要承受空前强烈的汶川地震的灾难,我们万分悲痛。汶川大地震后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派出现场工作队奔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我们切实加强了地震监测,24小时不间断实时分析资料,尽心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大家理解,不能让一些不负责的媒体或个人通过网络散发传言,忙中添乱。大家多一分理解,少一分不必要的担心。尽管福建历史上和现今都有地震发生,我们分析全省区域地震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结合地震构造判定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空间范围,划定地震潜在震源区,分析判断地震的强度和频次,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得到看法认为,福建大陆地区尚不具备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从分析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确定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函数提供依据和有关参数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目前构造活动的状况也表明,现今也没有发现可能形成震前某种规则的图像或是显示中等强度地震明显集中的部位,或是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地点。对我们来说,地震预报工作中的任何一次成功或失败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地震预报的成功是一种,吝啬的大自然并不是每次都把赐给地震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希望能得到社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