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乌兰巴托天气预报15天_乌兰巴托天气
tamoadmin 2024-09-24 人已围观
简介1.贝尔格气候分类的贝尔格2.蒙古高原沙尘暴来自哪一路乌兰巴托属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俄罗斯边境542公里。乌兰巴托市宽广整齐、风景秀丽。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有300多年历史,始建于1639年,177
1.贝尔格气候分类的贝尔格
2.蒙古高原沙尘暴来自哪一路
乌兰巴托属于蒙古国。
乌兰巴托市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俄罗斯边境542公里。乌兰巴托市宽广整齐、风景秀丽。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有300多年历史,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乌兰巴托的气候
乌兰巴托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年平均气温负1.5℃。1月平均气温负15至负22℃,夜间有时可达负39℃;夏季短而炎热,7月平均气温20至22℃,最高可达39.5℃。年平均降水280毫米,一年中有180天为晴天,无霜期109天。
城市主要街区坐落在图拉河北岸。乌兰巴托春季(5至6月)较短,一直到5月中旬方才天气转暖,树木发芽,草原变绿。夏季(7至8月)昼热夜凉,紫外线强,游沙漠地区尤为如此,阴雨天和夜晚时天气会骤然变凉。秋季(9至10月)天气变幻无常,有可能突然变冷,甚至下雪。冬季(11至4月)天寒地冻,漫长的冬天几乎每天都在飘雪,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四十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乌兰巴托
贝尔格气候分类的贝尔格
1.莫斯科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国北京到莫斯科最美的火车路线是K3,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
K3次列车,6天5夜,136个小时,从北京到莫斯科,一路经过蒙古,穿越西伯利亚,穿越欧亚大陆,最后到达目的地莫斯科。
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K3每周一班,隶属北京铁路局。发车时间为每周三上午07:35,下周一下午2:00左右到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里火车站。
K3要穿越中蒙俄,需要办理其他两个国家的签证。办理签证时一定要预留时间,确保签证在你的旅行期限内。
2.莫斯科当地时间
北京位于东8区,而俄罗斯横跨十一个时区,从东2区到东12区。通常俄罗斯时间是指首都莫斯科的时间,莫斯科用的是东三区时间,比北京晚5小时(时差5小时)。时间是北京9点,俄罗斯4点。
俄罗斯领土的东西经度约为17121,相当于约11.4个时区。当俄罗斯目前使用从UTC2(东二区)到UTC12(东十二区)共11个时区的标准时,俄罗斯的时区数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莫斯科是俄罗斯莫斯科以及包括圣彼得堡在内的俄罗斯西部大部分地区用的时区。它是俄罗斯十一个时区中西部的第二个,东部的第三个,通常指的是俄罗斯时间。
3.莫斯科几月份去最好
冬天是11月到4月的冬天,
夏天也是中国的夏天,俄罗斯。俄罗斯全境全年温差较大,1月平均气温为-1至-50度。莫斯科是一月份最冷的首都,最高平均气温零下5度,最低平均气温零下9度。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尤其是东西伯利亚,
比如在东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一月份经常会降到零下60度左右。从西向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
4.去莫斯科旅游最佳季节
可以去俄罗斯需要护照和签证。
护照处理步骤:
1.携带本人或户口簿到当地派出所、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中国公民因私出国申请审批表》,填写申请表;
2.申请提交:提交申请时须携带或户口簿原件、户口簿第一页、本人信息页、变更页及复印件、符合要求的彩色照片1张、个人旅游签证信息申请人护照原件、白底二寸彩色照片两张;
3.填写完整的签证个人资料表,填写前往该城市的行程,需要在俄罗斯停留的时间,以及最后一次进出俄罗斯的时间。
签证:目前中国和中国已经签订了团体旅游免签协议。在这一协议框架下,俄罗斯公民可以通过团体旅游免签证前往俄罗斯。
5.莫斯科有几个季节
中国比俄罗斯快5小时。例如,如果中国北京当地时间是20o现在时钟,那么俄罗斯莫斯科当地时间是15o时钟。相当于北京时间减去5个小时,就是莫斯科时间。
由于地球自转,东方日出比西方早,造成当地时差。为了解决时间混乱的问题,人们用了划分时区的方法。将世界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子午线所在的当地时间作为这个时区共享的时间,就成了一个时区。
两个地方相差几个时区,他们的时区相差几个小时。时间东方早,西方晚。北京时间是中国使用东八区的时间。莫斯科(东经3737位于华东三区,时间比华东八区晚5小时。
扩展数据
时差的计算方法:时差是两个时区的标准时间(实时时区号)相减得到的,数值较大的时区较早。
莫斯科比北京晚5个小时看到太阳。北京美国的时区是东部第8时区,即格林威治时间8点,而莫斯科美国的时区是第三时区,即GTM3。由此可见,两地时差5小时,北京美国的时区是8,所以北京比莫斯科早是时候了。
这
)加上()或减去(-)时区中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标记时差。许多国家也用夏令时(DST)。比如美国每年4-9月实行夏令时,提前一小时。
6.俄罗斯莫斯科当地时间
快递7-10天,火车149小时,
特快专递服务:俄罗斯到中国的特快专递服务有DHL、UPS、TNT、EMS。如果寄一个文件,一周就可以到中国(DHL),一周大概10天(EMS)。莫斯科48小时快递。北京起飞后48小时内到达莫斯科。目前快递到莫斯科最快。
火车:莫斯科和北京之间有两趟火车,其中四趟经过蒙古和张家口,每周二晚21:30左右发车,全程136小时。20次经过满洲里、哈尔滨、长春,12o每周五晚上打卡,路上149个小时。根据车厢不同,票价从220美元到350美元不等。
:一天7.莫斯卡最佳旅游时间
建议下午3点左右参观整个莫斯卡村。如果节日有交通管制,会单方面放行,因为路很窄,如果不不要误开车,会有大塞车。来mosca的人和车会很多,建议错峰出行。
莫斯卡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月至10月。如果你想看土拨鼠朋友,它it’最好在夏天去,但是如果你只是想看风景,你可以在六月去,因为六月人少,也不堵车。
8.莫斯科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始
旅游季内蒙古最佳旅游时间一般是夏季。这个时候,欣赏草原风光最合适不过了。而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很大,不同地区最美的时光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内蒙古可以分为两个旅游区:草原区和沙漠区。
草原上的春夏秋几乎是连在一起的。5-9月气候相对温和,清澈凉爽,适合游玩。然而,它7月中旬到9月初是去草原的最佳时间。这时的草原不仅水草丰美,还挤满了牛羊,几乎每年那达慕在此期间,草原上的各个地区都会举行会议。到时候,在草原上看盛会、骑马,一定会很好玩。推荐景点:锡林郭勒盟、海拉尔。
沙漠气候比较恶劣,春季沙尘暴频繁,夏季酷热难耐,冬季异常寒冷;只有秋天(8月中旬-10月中旬)才是涉足沙漠的最佳季节。跟随驼队进入大漠,可以领略大漠的雄姿,也可以领略沙海的绿洲。如果你足够,还可以看到神秘的海市蜃楼,领略沙漠的壮美。此外,额济纳的胡杨林和阿尔山大兴安岭的林海,在金秋时节最为迷人。每到秋天,胡杨林一望无际的金**红叶像烟花一样燃烧着世界,气势磅礴;广袤的森林褪去了绿色的衣裳,层层叠叠的森林都被染得五颜六色,就像油画一样,美不胜收。推荐景点:阿拉善盟、赤峰、兴一个联盟。
内蒙古的冬天漫长而寒冷,甚至达到零下30的低温,还会出现暴风雪等极其恶劣的天气。这个季节不适合旅游。然而,冬季的冰雪作为一种别样的景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一些徒步爱好者的青睐。冬天,大草原完全被冰雪覆盖。你不仅可以欣赏漫天的雪花和无边的雪原,还可以感受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还可以在滑雪场参加各种冰雪运动。这个季节还是旅游淡季,游客很少,可以享受远离喧嚣的宁静。但冬季旅游要注意防寒保暖,做冰雪运动要注意安全,时刻注意交通和通讯的畅通。推荐景点:海拉尔、邢一个联盟。
9.莫斯科旅游介绍
众所周知,莫斯科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靠近莫斯科河。这里是大陆性气候。冬天温度很低,夏天不到20度,比较凉爽。虽然降雨量
在莫斯科旅游的时候,如果是冬天来这里旅游,一定要带上保暖的衣服和防风的衣服。夏天去旅游,一定要带一两件珍贵的毛衣。夏天虽然不冷,但是喜欢贪凉的游客晚上更容易感冒。拿一双高腰鞋,这样你就赢了不要害怕二三十厘米的雪。
了解当地的气候是不够的。如果你想在莫斯科进行深度游,你必须了解这里的文化因素。在莫斯科旅游,要注意莫斯科夜间的治安状况还有待改善。如果你唐,你是个单身女人。晚上不要出去。当你如果你是莫斯科的客人,你可以不要提前走。你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开一个简短的晚间会议。当你到达你的主人房子,唐不要只是坐着。它在这里坐在床上是不礼貌的。莫斯科的男人吸烟时必须问女士,他们可以在得到允许之前,不要吸烟。
莫斯科的酒店和中国的酒店不一样。这里的酒店不会不要提供热水。如果你喜欢喝热水,请记得带一个可以烧水的杯子。
这里的插座在使用时需要一个转换器。如果忘了带,可能会不方便。在莫斯科兑换硬币相当方便,在很多街道都可以看到兑换点。当地货币是卢布。
你知道在莫斯科旅行的所有必要条件吗?检查你的背包和行李,享受你的冰雪世界之旅!
蒙古高原沙尘暴来自哪一路
(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并包括沿海岛屿,大致7月10℃等温线以北属极地气候。这里年净辐射可达15—20kcal/cm2,与森林北界大致吻合。苔原气候带东西延伸,在大陆边缘南北宽窄不等,由于陆地轮廓、地形和沿岸洋流影响,本带南界与纬度带有显著偏差,亚洲东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山,海拔较高,苔原气候的南界可伸达60°N; 东西伯利亚夏季较暖,7月10℃等温线向北凸出,使大陆苔原气候变窄;在西西伯利亚,苔原气候南界与北极圈一致,由于太梅尔半岛向北伸延,大陆苔原气候北伸较远。本区因受北冰洋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可达8个月以上,夏季短促,最暖月均温也在10℃以下。本区因临北冰洋,故云量大,阴天多,蒸发弱,湿度大,年降水量多在100—250mm之间,且多为降雪,由于多吹东北风(风速常达16—40m/s),故积雪层薄(25—50cm),雪被不均匀,永冻层深厚。本区还是亚洲大陆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冬季有极夜现象, 夏季的极昼,特殊的长日照给苔原多少带来些温暖。对比欧洲部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苔原气候带南北宽度不大,气温、降水也高于同纬度的亚洲东岸。 (又称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区以南,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除外)、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北部,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等45°N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带。它在亚洲分布的面积约有700×104km2。本区北界为夏季最热月10℃等温线(即苔原气候的南界);南界大致以年均温4℃为界,在西部约与纬线平行,大致与50°N线相当,在东部则沿蒙古高原北部山脉,从贝加尔湖南侧向东北沿外兴安岭而达鄂霍次克海的海岸。
本气候区属大陆性冷湿气候,冬季由于极地高压扩张,冰洋气团可经常侵入,气候严寒,冬季持续6—8个月,最冷月均温-15至-30℃,绝对最低温可达-45至-50℃,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夏季气温上升,7月均温一般在10—12℃以上,南部可达18—20℃,个别的日最高气温可上升到30—35℃。全年仅有寒暖两季,暖夏过后,就入严冬,大陆性气候强烈。本区严冬虽比其他同纬度地区寒冷得多,但在暖夏气温却相差无几。全年降水量300—600mm,且由西向东减少,西部约为300—600mm,东部约为300—400mm,东北部约为200—300mm。冷季降雪,地面形成的雪被厚度足以防止土壤深层冻结,使植物免于冻死。西部夏雨量和冬雪量相差较少,但东部夏雨量比冬雪量大,因而冬季积雪的厚度也由西向东变小。
本气候区的南北宽度并非到处一致,东西差异也较苔原气候区增大。如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气候相对比,则亚欧大陆的亚寒带是西窄东宽,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则是西宽东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地势和洋流的作用。欧洲地势平坦,又无高大山体足以阴止海洋湿润气团东移,北大西洋暖流更加强了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因而把欧洲亚寒带气候的南界推向高纬;但由此向东,直达亚洲东部,一方面因大陆度增强,再加上冷洋流作用,使亚寒带气候的南界较欧洲偏南。从北亚整体看,本气候区以中部为最宽,东部因北有苔原南伸,东有寒流冷海,内有北半球的寒极,加上外兴安岭的影响,宽度有显著收缩。亚寒带气候带的东西差异也很明显,仍以亚欧大陆来说,在60°E以西,即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以西,因受大西洋的影响,大陆性自东向西减弱,降水量自东向西增加。在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平洋沿岸山脉西坡之间,主要受与北极有关的气旋活动和反气旋活动所控制,大陆性自西向东增强,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如东西伯利亚1月均温-20至-40℃,7月为18—20℃,年降水量200—400mm,雪被厚度50—80cm。至于苏联的远东地区和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气候已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一般为500—700mm,雪被厚度只有10—20cm。 亚欧大陆东岸,在亚寒带气候带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以及温带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以东的地区,包括我国东北和华北、朝鲜、37°N以北的日本以及苏联远东区的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本区的北界即亚寒带的南界,以年均温4℃等温线为界;南界则以全年有8个月的月均温9.5℃为标准,此即亚热带气候带的北界,在中国,这一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当,也大约与纬向带一致。温带季风气候的西界沿大兴安岭呈东北向延伸直至外兴安岭东端。在这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三者的界线比较接近。亚洲东部的海陆分布和地形结构对温带季风气候的范围影响很大,如东北-西南向的山脉,能够阻挡季风势力的深入。
本气候区冬寒夏热,夏湿冬干,四季分明。冬季受强大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盛吹强劲的西北陆风,十分寒冷,1月均温达-20℃,大陆上寒潮频袭,土壤冻结,北部有积雪但雪被厚度很小,除日本西部地区冬季有降水外,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晴朗而干燥。夏季盛吹东南海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大量降水,年降水量达600—1000mm以上,山地东侧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mm以上(如长白山东南坡),平原年降水量也有500—700mm,而且年降水的60—70%集中于夏季, 形成雨热同季(7月均温达20—25℃),这就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此外,本气候区的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本区的大陆部分为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其北部冬寒且长,属凉夏型, 为东亚夏季风北部边缘;南部则冬冷夏热,属暖夏型,华北一带已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至于日本群岛则大部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山脉迎风坡降水量超过2000mm。 温带季风气候区之南,主要包括华中及日本群岛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区北界为秦岭-淮河线,南界为南岭山地,西界为青藏高原东缘(105°E)。本区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全年至少有8个月的月均温高于9.5℃,但绝对最低气温可降至-10至-20℃以下,最高气温平均在34℃以上。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约有1000mm左右,迎风山地如牯岭更可达2529mm。
总之,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季)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无冬、干湿两季、热在雨前)之间的过渡带。 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半岛、恒河中下游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6°—20°N地区为最典型。支配本区气候的气团,湿季(6-9月)为赤道气团, 在塔尔热低压和赤道西风共同作用下,盛吹西南季风,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带来潮湿多雨天气,如南亚年降水量的80%甚至90%(印度西部)降于夏季风时期。干季(11-4月)为热带气团,盛行东北季风,属于热带信风,伴随干燥天气。在西南季风建立以前,即在雨季来临之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老挝及越南北部除外)是气温最高的时期——热季(一般为3—5月,5月最热),最热月均温为25—30℃。本区北界相当于夏季热带风的位置,大致与最冷月均温18℃线一致。冬夏季风交替、每年分干湿两季、最热月份在温季之前、夏季风强且有爆发性、降水丰富但变率大等,这些特点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共同特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气候区的雨季与西南季风在本区的建立有密切关系,雨季开始就是西南季风建立的日子,雨季结束就是西南季风退却的日子,例如雨季开始的日子在缅甸始于5月中旬,斯里兰卡始于5月下旬,印度半岛南端始于6月初,然后迅速北推,至6月末西南季风在整个南亚内陆建立,7月中到达巴基斯坦,此后,西南季风达到盛行时期。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印度它的建立带有爆发性,而在越南和泰国就不象印度那样有明显的爆发性,例如4月和5月的降水量曼谷为121和147mm,孟买为3和16mm,但6月的降水量曼谷为218mm,孟买却突增至520mm。西南季风撤退始于9月1日,东北季风出现于10月中旬,11月初东北季风移至印度半岛南部,12月移至马德拉斯一带,1月初出现于斯里兰卡中部。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00—1500mm,山脉迎海风侧可达2000mm以上,这里生长着热带季风林,但在背风侧和内部平原低地,降水显著减少,林木稀疏,呈热带草原景观。热带季风气候同萨王纳气候相似之点是夏季降水都与热带辐合带有关,最干月份的降水低于50mm;不同之点是萨王纳气候年内风向的变化不象热带季风气候那样呈相反的变化。
由于海陆相关位置、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内部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类型,前者位于南亚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内部,由于沿岸山脉对海风的阻挡,加上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基部紧接广阔大陆,因此气温年较差可达20℃,干季长于温季,而且热季突出。后者位于菲律宾群岛和中南半岛沿海,这里无论冬夏季风,降水都较丰富,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印度半岛为小,干季尤其热季不如印度半岛突出。
南亚次大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东南亚季风气候相比,在共性中还有自己的特性:
1)每年分干湿两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热季(3—5月),例如马德拉斯4—8月各月的平均气温都超过30℃。阿尔瓦尔最高温曾达50.6℃。
2)西南季风的建立,比中南半岛约迟1个月。
3)雨量变率大,如印度河—恒河低地的年降水量有从150mm到1500mm的变化幅度。 (热带雨林气候)
本区位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居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气团或变性热带气团控制,高温多雨,常年如夏。气温常在24—28℃,夜间最低温度也多在16℃以上,气温年较差比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为小,一般在1.5℃以下,最大不超过3℃。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因受海风调剂,并无闷热酷暑之感。
本气候区处在亚欧、澳大利亚大陆两大陆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又都是被温暖海水所围绕的破碎的山地、岛屿或半岛,这种特殊的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使本气候区与同类型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气候相比,除具有高温多雨、炎热潮湿外,还具有较复杂的季风海洋性特征。这主要反映在本区降水量的时间、空间分布与季风之间的关系上。
赤道雨林气候区一般年份有两个雨峰,出现在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天顶、热带辐合带两次过境的时候,也就是春分和秋分时期。可是本气候区的雨峰不一定出现于春分和秋分而往往出现于季风盛行的时期,降水的地区分布更为复杂,一般是迎东北信风和西北季风的一侧多雨,岛屿的西部比东部多雨。
由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南北相对,东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热带辐合带1—7月的南北位移可达30度纬距,因而不仅形成了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并使亚、澳两大陆之间的群岛深受随季节而南北移动的热带辐合带和常年存在的赤道西风的控制。1月由亚洲大陆反气旋而来的东北季风和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来的东北信风,它们的前缘可到赤道。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达12°S附近。赤道西风带位于赤道以南。此时北面的热带辐合带通过赤道附近的苏门答腊岛中部、加里曼丹岛南部和苏拉威西岛西北部一带,在此带上气流辐合上升明显。另在12°S(西段)至15°S(东段)附近,是西北季风和东南信风以及赤道西风与东南信风的辐合地带,所以群岛西部比东部多雨。7月,赤道西风气流明显北移扩大,南辐合带也北移,此时除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盛行西南季风外,其余地区受从澳大利亚高压而来的东南季风和到赤道转向的南风并与西南季风辐合的影响。在过渡季节的4月和10月,赤道西风中心线在赤道带,北辐合带移至4°N附近的马来半岛中部和加里曼丹北部,南辐合带移至5°S横穿印度尼西亚各岛,此时赤道地区正受南北辐合带和赤道西风的影响。
可见,亚洲赤道地区以偏西风为主,赤道以南主要受东南信风(6—8月)和西北季风(12—2月)所控制,赤道以北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加上山地岛屿的地形作用,使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加大。赤道以北以迎东北季风的一侧多雨,如马来半岛东岸的瓜拉丁加奴,年降水量3093mm,其中11、12月降水量均在600mm以上,而夏季各月只有130mm,加里曼丹岛东北岸的山打根,年降水量3650mm,11、12月各大于500mm,而春季各月只有180mm以下。赤道以南以迎西北季风一侧多雨,如苏拉威西岛西南的乌戎潘当,迎西北季风,背东南信风,年降水量2878mm,西北风盛行的12月、1月各为5和676mm,而东南风盛行的7、8、9月,降水减至36、10和15mm,为明显的干季。赤道附近地区则在季风转换季节多雨,且西岸比东岸降水多,如苏门答腊西侧的巴东,年降水量4000mm 以上,而东部平原的巴邻旁只有2573mm。 即使处于赤道附近,但因背冬夏季风,如苏拉威西岛上的巴罗坡年降水量只有550mm,成为赤道上的半干旱区。此外,亚洲赤道雨林区也是对流性暴雨最多地区之一,如位于岛屿背风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中的茂物,每年雷雨天数达332天,有“雷都”之称。 (温带草原气候)
本区位于亚洲温带内陆,东界大兴安岭和太行山,北界即针叶林气候的南界,南接温带荒漠气候,西与东欧南部的草原带相连,包括西西伯利亚南部、中亚哈萨克丘陵、蒙古草原、我国内蒙古、黄河中游和北美中部的大平原等地区,是湿润气候与干燥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呈东西向延伸,为亚欧大陆温带草原带的主要部分。本类型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地处内陆或因有高山阻挡,难得海洋湿气的影响,年降水量多在250—450mm,主要集中降于夏季,且多暴雨,雨量变率也大,可能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在1.5至3.99之间。气候的大陆性也强,冬季寒冷,1月均温多在-5至-20℃间,夏季较热,7月均温高于20℃。气温的年较差多在36—37℃。苏联中亚的图尔盖,1月均温-17.8℃,7月为23.7℃,年均温3.7℃,年降水量249mm,其中夏季为79mm,冬季为52mm,生长期160—190天。又如蒙古的乌兰巴托也是明显的夏雨型,年降水量(208mm)的84%降于夏季三个月。 (温带荒漠、温带半荒漠气候)
苏联的土兰平原、我国西北的内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东南部,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mm以下,气候干旱,气温变化极端,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如苏联中亚的温带荒漠,1月均温-15°至-10℃,7月为25—30℃,年降水量100—200mm。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年降水量只有22.7mm。冬有少量降雪,全年相对日照百分率高(60—70%),冬寒夏热,气温变化急剧等是本区气候与热带干旱气候的主要差异。如吐鲁番虽位于43°N,但夏季6—8三个月的月均温都在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7.8℃,极端最高地温竟达75℃,为我国最热地方,有“火洲“之称,年较差也达43.5℃,比热带干早气候区的阿斯旺的年较差(18.9℃)高出24.6℃。 (热带荒漠气候、热带半荒漠气候)
本区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的南缘,是北非荒漠带向东的延伸。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气候非常干热,最热月气温为30—39℃,最冷月为10—25℃,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5℃以上,夜间有时降低到0℃,气温年较差一般在18℃以下,而气温日较差有时达到35—40℃。本区由于得不到西南季风的润泽,故降水稀少,在荒漠中有的多年不降滴雨(但也有一次暴雨降水几十毫米的记录),因此热带荒漠广布。热带荒漠区与温带荒漠区主要不同之点,在于前者夏季酷热,冬季不寒,是典型的干热气候,沙尘暴经常发生,伴随着高温和非常干燥的空气(相对湿度为10%)。
泛论干旱气候即荒漠气候,是以非纬向地带性占优势的,尽管从温度考虑,南北方向可划分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然而除个别情况外,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是连续的,因而很难把它们分开。全球干旱区的分布,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10—50°N,南半球则在15—50°S之间,近赤道的干旱区主要见于南美洲的秘鲁沿岸、巴西东北部、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地。世界上干旱区分布最广的地区是北非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伊朗—中亚, 东西长达13000km。亚热带和热带荒漠可统称热荒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日照强,每年日照时间达3500—4000h,相对湿度低于50%,年均温高于18℃,有些地方在25℃以上,地表温度可达80℃,夜晚却可低到0℃。最冷月均温不低于10℃,年较差不大,在18℃左右,日较差相当大,达35—40℃,降水很少,一般低于250mm,有的地方少于100mm,甚至几年滴水不降,并常刮沙暴。温带荒漠即冷荒漠,它的特点是冬季很冷,极端温差可达90℃,最冷月平均3至-10℃,夏季在树荫下温度可达50℃左右。在北半球,温带荒漠与陆地面积广大、远离海洋有关,而亚热带与热带荒漠则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地中海式气候)
同大陆东岸同纬度季风地区相比,本区气候特点显著不同,这里属于大陆西岸亚热带气候,夏季晴朗、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群落为硬叶常绿的灌木与森林。宜于葡萄、油橄榄、柑橘类园艺业的发展。小亚细亚半岛(内陆除外)、地中海沿岸区域、伊朗高原西缘、北美加利福尼亚州沿海、智利中部、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均属这一气候。 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各高山地带,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山气候。如青藏高原虽与伊朗高原纬度位置相同,但因地势高耸,气温很低,冬季严寒,而具有高原寒漠、高山草甸、高山草原景观。喜马拉雅山脉以其高峻的地势,也形成了从山麓亚热带至高山冰雪带的典型的亚热带高山垂直气候带结构。
追踪沙尘暴传播的路途发现,我国沙尘暴天气的移动路线主要有四条,即西北1 路、西北2 路、偏西路和偏北路。
西北1 路:沙尘暴天气发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途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黄土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有时可达黄淮、江淮等地。
西北2 路:沙尘暴天气发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先东南再东北移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偶尔也会达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等地。 偏西路:沙尘暴天气发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沙漠地区,途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
偏北路:沙尘暴天气发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